保壳花样多 投资莫踩雷
□ 温济聪
□ 上市公司出售资产或套现交易带来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收益,不能持续改善公司利润。 □ 随着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强,退市制度的日趋完善,那些低质量无效经营的上市公司最终会沦落退市的结局。
临近年底,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保壳”想出了不少花招,引来游资炒作。实际上,无论是什么花样,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继续留在股市。
在诸多保壳招式中,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通过资产交易来避免退市,其中最多的就是卖房保壳。比如,今年游久游戏拟将其8套房产出售,评估总价约为1.554亿元,若此交易能够完成,将为上市公司带来近8000万元的净利润。再有就是出售子公司来保壳,如德豪润达以7.37亿元出售两家子公司来实现业绩扭亏。第二类保壳方法就是资金套现交易,这需要上市公司使用财务技巧,通过购买关联方的资产形式,变现输送相关利益,以确保利润增长。
上市公司以上这些出售资产或套现交易带来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收益,并不能持续改善公司利润,对未来主营业绩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只是短期内对股价的影响会比较明显。
当然,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变卖资产,是为了剥离副业,回归主业。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出售房产或股份,是为了盘活资产,重新上路,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成功剥离或者盘活后,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得以改善,企业也能重新蓄积发展的动力,改善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股票价值。但是,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没有改善,仅仅靠制造概念或粉饰财报来保壳续命,这样的企业并没有什么投资价值,反而有被退市的风险。
尽管如此,部分ST类股票的保壳动作还是催生了一波上涨行情,助长了投机风气。很多后知后觉的散户见“涨”眼开,跟风入场,最后结局却往往以亏钱收场。这种单纯以保壳为目的的资产交易行为对整体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并没有好处,也不利于完善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在我国股市运行近30年的时间里,不同的投资理念曾在市场频繁上演。有遵循企业长期价值的价值投资,也有各类炒小、炒新、炒重组的投机理念。炒作保壳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强,退市制度的日趋完善,那些低质量无效经营的上市公司最终会迎来退市的结局。
对于投资者来说,与其费尽心思琢磨投机技巧,或者跟风炒作,不如直接放弃与问题企业为伍,舍弃投机炒作的思路,遵循价值投资理论,与那些经营稳健、“护城河”宽大、有定价权的企业同行,通过长期的持有来获取合理的回报。
【编辑:郭泽华】